时间回溯到2003年,当年11月海辉在美国亚特兰大设立子公司。这是“客户驱动”下的应对。2002年海辉被通用电器(GE)指定为中国首家“全球开发中心”。这家其最主要的客户对海辉的要求是:服务于日本是不够的,“应该是能全球的本地化服务”。这种压力下,2003年3月海辉成为中国首家整体通过SEI-CMM5级软件公司,从而进军全球软件外包服务市场。 现任海辉高级副总裁的刘鹏,当年是海辉第一个派到美国去组建公司、开拓业务的“先锋”。“那时候即使我们放100个人天天参与投标,也应付不了”。这些动不动就高达500万、1000万的标书“在中国从来没见过”。当时有一个公司的CIO曾经对刘鹏说:印度企业作为IT服务供应商“太舒服了”,他们希望有中国企业来改变格局。 但事情却并非一帆风顺。当时花旗银行全球招标,海辉是国内惟一被邀请的企业。但结果却是被拒,因为“规模不行”。花旗的这个项目要1000多人,而刚到美国的海辉哪里有这么多有行业经验的人?形成对比的,就在海辉亚特兰大公司所在的大楼里,“印度一家公司就占了整一层楼,人家在一个客户里的投入就可以多达4000人”。 海辉最初“把国内的人直接派到美国公司去”的尝试,也并不成功。虽然“老员工”了解海辉的运作,但客户却并不接受“只告诉他我们能做什么”的做法。曾经有客户的CIO很不客气地说:如果你不能告诉我你们对我有什么意义,“那就不要浪费我的时间”。GE的CIO在访问完海辉在美国的交付团队时,说了这样一句话深深触动了海辉的管理层。他说:你们在美国的领导是能把交付中心带到下一阶段的合适人选吗? “对于像GE这样的客户,他们并不需要一般意义上的IT服务,而更希望服务商在了解他们在当地的管理流程、他们最核心的东西后再提供定制化的服务。”英特尔投资合伙人赵慕杰解释说,但即使GE,其在日本和在美国的运作也是大相径庭的。当时的海辉很有日本经验,但这些经验却无法应用于美国。 时间却不等人。按照惯例,海辉与客户的蜜月期只有一个月,过了期限若仍无法满足客户需求,这些500万、1000万的单子就只能眼睁睁看着飞掉。所以VC们找到海辉时,它还只有少量美国业务。“最初海辉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找有欧美经验的人填空。”赵慕杰说。从2004年开始海辉开始引入有欧美背景的高管,分别来自HP、IBM、戴尔、北电等等。 前端“订单”量的变化,却又对后端的处理系统造成了压力。“真正的挑战其实是在后端,即如何保证项目的质量。”赵慕杰说,如果后端处理不好,项目延期,就会影响进一步的合作。只有保持前后端平衡,公司才能顺利长大。包括英特尔投资等在内的投资人第一步帮海辉的,就是找人“解决内部运营中的漏洞”,以保证海辉在前端项目筛选、分类和后端扩容上可以持续改进。 “像苹果这样的创意公司离了创始人也许会有问题,但像海辉这样的服务公司却必须建立制度化的流程。”GGV合伙人李宏玮说。IT外包是个“人的行业”,无论是海辉、东软还是文思,其团队规模都超过4000人。“从200人到500人再到上千人”,成熟的管理团队最重要。 孙振耀从惠普“退休”后,海辉CEO卢哲群找到了他,劝说他加盟。这家软件外包公司真正吸引孙振耀的,恰恰是“它是一个比较职业化的企业”。从CEO卢哲群到其他高管,大部分都是职业人士,“这让我觉得,这是一个我可以发展的地方”。 李远明的胸怀 于是李远明决定主动离开。“如果我当时才30多岁,那我还可以继续充电学习。”但李远明彼时已年近半百,“与其赶鸭子上架,不如潇潇洒洒去做个普通人。”李说,私心太大,或者自尊心、虚荣心太强的人或许会不舍得走,“但我不是这种人。” 如果没有这份胸怀,海辉是否也会蹈“内部”崩溃的覆辙?无论是海辉现有的管理层还是投资人,都很感激李远明的这份胸怀。“在以并购迅速扩大规模的IT外包领域,领导人的胸怀几乎是决定因素。”文思创新的投资人说,否则何以和被并购企业磨合好?如果都想当老大,结果势必把企业推向毁灭。 事实上在执掌海辉的12年间,李远明似乎从没有太在乎过“股权”这回事。 1996年11月,李远明在大连海事大学内创建海辉时,最初的股权比例是海事大学20%、李远明个人25%,香港来的投资人则占到了55%。但李很快就把自己的25%的股权全部无偿赠给了大连海事大学。这个“不可思议”的举动在李远明看来却再自然不过:我是海事大学的职工,这些股份自然就该给学校。他说他的热情是“创办一个软件公司而不是利益”。此后的股权变更中,海辉的大股东一度变更为当地的一家大型国企,而李远明在内的管理团队也只占少数股权。 2003年,当时的海辉还寂寂无名。第一个找到海辉的GGV合伙人李宏玮说,吸引她投资的原因中,“李远明的胸怀”是原因之一。“当时他就一直跟我说,海辉不甘心只做一个营收只有2亿元的企业,而是这个行业的NO.1”。李宏玮说,李远明说愿意离开,如果他不能再带领海辉上一个台阶。 这也有据可循。当年海辉和GGV的合约中,有海辉要在2008年到2010年间营收达到2亿美元的“对赌”协议。而在第一轮融资的2004年,海辉的收入只有1000万美元。“与当年比,李总在海辉这个盘子里的利益岂不是大了很多?”据知情人士透露,李远明目前仍持有海辉股份。 对于重新创业,他曾经说“这是一个放电的过程”,可以实实在在地把已有的经验、教训发挥出来。从另一个意义上说,李远明是通过再创业在推动海辉的成长。 2007年11月离开海辉时,李远明分走了的培训中心,“人力培训对缺乏专业人才的IT外包业都至关重要”。 没有“主人”的海辉(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