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被资本视为“鸡肋”的行业,随着滨海新区生物产业环境的日趋成熟及市场需求的强力拉动,正被资本视为“掘金”的又一处富矿,资本对生物产业的持续注入正成为新区产业界一道靓丽的风景 面对滨海新区生物医药的迅速发展,以及未来该产业庞大的市场规模和乐观的市场“钱景”,嗅觉灵敏的风投机构当然不会放过良机,各类资本嗅着这块“蛋糕”的清香,形成集聚之势 近日,位于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区的天津国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起了第二轮项目融资,主要用于该公司建设年产万吨的新型可降解绿色材料工厂。继首次融资获得荷兰帝斯曼、投资、基金、LESS基金、CRCI基金等世界顶尖风投基金高达2000万美元后,国韵生物此次融资项目再次获得国内外风投机构青睐。 国韵的成长仿如生物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个以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为特征、昔日被资本视为“鸡肋”的行业,随着滨海新区生物产业环境的日趋成熟及市场需求的强力拉动,正被资本视为“掘金”的又一处富矿,资本对生物产业的持续注入正成为新区产业界一道靓丽的风景。 滨海崛起现代药谷 作为“朝阳产业”,我国生物产业总规模已超过万亿元。在过去10多年中,作为生物产业的核心——生物医药产业更是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增速。滨海新区作为国家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则以年均近40%的增长率书写着“现代药谷”崛起的传奇。 葛兰素史克、诺和诺德、诺维信、施维雅、田边、哈娜好等世界知名医药跨国公司,以及信汇、金耀、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等国内龙头企业近500多家研发及相关企业的落户发展,带动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今年上半年开发区生物医药行业产值首次突破50亿元。按照产业规划,5年内新区将实现生物医药产值500亿元,吸引超过200家医药类创新型企业聚集。 各类研发服务平台成为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的助推器。获得国家财政约1亿元支持的“创新药物研究开发综合性大平台建设”项目中的生物药中试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工厂下月即将开建;中科院工业生物技术研发中心、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技术中心陆续落地,今年新批复的4家生物医药市级工程中心也正积极筹备建设;年底还将有40个以上的高水平研发团队和研发企业进驻部市共建的“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各类产业扶持政策也正积极制定中。开发区五年内培育出10个医药类上市公司和40家产值超1亿元的大型医药企业的目标有望提前实现。 资本青睐助阵生物产业 国家生物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王昌林曾表示,近年来,中国生物产业市场增长迅速,预计到2020年我国生物产业的规模约达到6万亿元,将超过目前信息制造业的规模。面对滨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未来该产业庞大的市场规模和乐观的市场“钱景”,嗅觉灵敏的风投机构当然不会放过投资良机,各类资本嗅着这块“蛋糕”的清香,形成集聚之势。 以提供全方位国际标准临床新药开发服务而著称的开发区方恩医药发展有限公司,吸引了滨海天使创业投资基金一次性316万元的注资。该基金的运营管理商——天津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总裁魏宏锟说:“方恩在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代谢、肿瘤治疗领域丰富的临床试验经验,代表着临床外包服务发展的新方向,我们十分看好该公司的产业化前景。” 瑞奇外科器械(中国)有限公司作为专业微创外科产品供应商,其微创外科器械量产基地项目日前在天津开发区开建,项目总投资中各类风投基金约占30%;天津开发区奥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的“OrKing-707微型心电仪”项目年内拟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各600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表示,目前国内外多家私募股权基金和基金正与公司紧密接触。与此同时,在泰达国际创业中心内从事原料药中间体、创伤药、抗体检测等生产研发的23家生物企业,正吸引了国内外十多家的密切关注。 泰达生物医药产业工作组相关负责人孙铭表示,滨海新区近几年形成了生物医药产业的磁石效应,一批新项目、好项目不断入区,良好生物产业氛围为资本提供了投资沃土。另外,新区近年来引进的企业显示出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良好的产业化前景,这也是资本持续注入的重要原因。 “金融创新正带动滨海新区融资环境发生巨变。以天津开发区为例,其私募基金项目全国领先,已聚集私募股权基金企业230家,聚集资金530亿元人民币。投资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各类风投基金和风投机构的目光转向生物医药这类高新技术产业。”天津泰达国际创业中心副主任李宏亮介绍。(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