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史和商业史上,当一个国家正处于鼎盛的上升期,便会在某一年份集中涌现一批伟大的人物或公司。2010年之于中国生物医药行业,就是这样的一年。 5月6日,一家从未进入公众视野的公司——深圳海普瑞在板挂牌,开盘价166元,盘中最高涨至188元,成为中国两市第一高价股。创始人、董事长李锂家族因持有2.88亿股,账面财富最高飙至541.51亿元,刷新了中国首富纪录。 从那一天起,不光是深圳高新区的190个邻居,全国超过1.6万家医药公司的老总们心中燃起了新的希望:“李锂能做到的,我也可以!” 但这家只有两栋三层小楼的公司,在做一件并不高端的事儿:每年从2亿根猪小肠中提取并提纯一种名叫肝素的化学原料药,卖给欧美生产抗血凝药物的超级巨头。2009年,海普瑞营收22.24亿元,净利8.09亿元;其最大主顾法国赛诺菲-安万特净销售293亿欧元(约合2550亿元),净收入84.71亿欧元(约合738亿元)。 这一次,我们从国内135家生物医药上市公司中发现了597个新富家族。但我坚信,这个领域真正的富豪还没有出现。只有那些颠覆未来的人,才能站上财富之巅。 一个革命性的时代在逼近 未来十年,人类到底最需要什么?抛出这个问题,许洋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提前发现身体的病变,把癌症消灭掉。”他正在搭建国内蛋白质组学“Windows”。 他有很多头衔: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博士、国际首个人类单克隆抗体的创立人之一、中国医学科学院检验医学研发中心教授、临床蛋白质组学主任、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美国赛弗吉公司前大中华区CEO、湖州赛尔迪CEO。 “后基因时代蛋白质组学成全球热点,一种划时代的诊断模式——蛋白指纹图谱技术应运而生。”许洋说,就像每个人指纹的特异性一样,每种疾病的特定蛋白质表达物也不同。通过蛋白质芯片及分析仪器,可将病人血清中蛋白质成分的变化记录下来,找出疾病早期最微小的征兆。 许洋说,今年美国已将该技术用于卵巢癌的筛查,准确率100%。目前,已有89种疾病可以通过该技术检测出来,如乳腺癌、前列腺癌、肝癌等肿瘤;心肌梗死、高血压、急性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SARS、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抑郁症、早老性痴呆等神经精神病学;还有糖尿病。 许洋的湖州赛尔迪已投入蛋白指纹图谱检测试剂盒的生产,未来还有两个更大的发展方向:一是生产高尖端的分析仪器;二是为中国超过14亿人刻制生命光盘。“保守估计,这个市场的空间是1万亿。”一位PE人士说,“许洋的爆发力是李锂的10000倍。” 未来十年,人类到底最需要什么?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副院长王俊会告诉你,“让每个中国人拥有自己的基因图谱,解开所有关乎生老病死的秘密。”他的团队参与了全球人类基因图谱的绘制。 今年6月21日,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英国桑格研究所,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等共同发起并主导的“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协作组同时宣布:第一阶段三个先导项目完成,来自全球27个族群2500个人的全部基因组信息全部公开。 “我们正解读导致癌症和糖尿病等疾病的基因密码。”王俊说,“这些数据将为解释人类重大疾病发病机理、开展个性化预测、预防和治疗打下基础。”一位资深人士分析,深圳花重金把华大基因研究院从北京请过来,旨在与深圳高新区近200家生物医药企业进行基因工程产业化的对接。 在蛋白质组学和基因工程这两大引领未来生命科学的核心领域,中国都已崭露头角。建银医疗基金首席官马克说,将有四根支柱撑起中国生物医药的黄金十年: 一是老龄化加剧,医疗需求高增长;二是新生活方式带来新药需求;三是政府加大医疗卫生投入,且家庭的支付能力增强;四是国内生物技术研发应用进入突破期。 崛起的行业注定英雄辈出 马克告诉我,中国的医药工业2009年实现了三个突破:一是总产值突破了万亿,二是行业总体的利润超过了千亿,三是出口药品突破了千亿。“这表明我们很可能在十年内赶上欧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医药产品的消费国家。” 今年内1-4月医药制造业实现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分别为3405亿、3215亿,同比增27%、26%;出口交货值达289亿,同比增30%。国联证券医药组组长赵心说,“经过金融危机的低谷,各个子行业都出现了好转迹象,表现较好的子行业为医药商业、医疗器械和生物制品三个子行业。” 正是这样一种势头,催生了中国的597个医药新富家族。他们,是提前看到趋势、坚守梦想的一群人。 登上中国首富宝座的李锂今年46岁,在肝素行业摸爬滚打了25年;国内血液制品和疫苗行业双龙头华兰生物的掌门人安康,是位62岁的科学家,一手建起有一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两大研发中心;奇正藏药的雷菊芳从中科院毅然请辞,1992年只身赴藏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研发孵化和商业模式创新是他们成功的两条大道。前者双鹭药业堪称典范,其创始人徐明波做研发出身,自2003年上市以来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都在8%以上,而2005年后基本都是维持在15%左右。他专注于不断地研发推新品,将营销完全打包交给了经销商,因此销售费率一直下行,2009年仅占3.69%,这在医药行业极为罕见。 后者许冬瑾家族的康美药业算是典型,其“另辟蹊径、专营饮片”,5年间增值超过21倍。主营业务身处中药饮片这个传统领域,康美药业通过产业链一体化和技术质量标准化,实现了公司的飞跃发展。(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