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创业研究中心主任李湛教授: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将决定上海经济转型成败 记者 李跃群 实习生 吴一帆 林晓翠 “上海要多办一些科技创业特区,建成创业家乐园” 在11月9日下午闭幕的中共上海市委九届十三次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说,“十二五”期间上海要下决心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道路。 俞正声谈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上海十分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如果没有科技的引领和人才的支撑,没有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发育的土壤和环境,不突破妨碍创业型科技人才成长的制度瓶颈,高端制造业就不可能具有竞争力。 上海到底应该怎样走好经济转型的道路?上海在思索。 此前的10月26日,中共上海市委举行常委学习会,专门听取了专题辅导报告,一是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元所作的关于《实现科技产业化的瓶颈制约与破解之策》的报告,一是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创业研究中心主任李湛所作的关于《自主创新战略与上海经济转型》的报告。 李湛当时在报告中提出,经济转型是当今时代世界各国的新一轮经济竞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决定上海经济转型的成败。李湛还就上海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提出建议。 就自主创新与上海经济转型问题,早报记者近日对李湛进行了专访。李湛认为,上海必须在2020年前在全国率先转型,建成创新型城市。而自主创新将是上海经济转型的核心。为了促进上海的经济转型,上海需要建立一批“科技创业特区”,需要把整个环境营造为“创业家的乐园”。上海目前在转型上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应该防止这种优势最终变成转型的负担。 李湛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科技创业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大学科技园上海交大科技园有限公司总经理、香港创业板上市公司上海交大慧谷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上海慧谷高科技创业中心主任等职。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科技政策与创业管理、投资管理及区域经济。 新一轮经济竞赛 国家已经提出2020年要建成创新型国家,上海应该先走一步。上海在做“十二五”规划时,必须得考虑到建设“创新型城市”要做到什么程度。 东方早报:上海为何必须进行经济转型?这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做出的决定? 李湛:其实并不仅仅是上海需要进行转型,甚至也不仅仅是中国需要进行经济转型。从全球范围看,经济转型是当今时代世界各国的新一轮经济竞赛。转型能否成功将决定谁是未来的经济强国。 目前美国、欧盟、日本都提出了自己的转型计划。美国总统奥巴马更是直接表示:“我们必须为增长和繁荣打下新的基石,这个基石将把我们从一个借贷和花钱的时代带向一个储蓄和投资的时代,一个我们减少国内消费、增加对外出口的时代。” 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美国经济由消费转为投资和出口,中国怎么办?难道中国就不要出口了?难道中国就只能依靠内需来拉动经济了? 目前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制造业总量已居世界第二,制造品出口占世界第一,172类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已将现有的路径发挥到了极致。而展望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将面临重重困境,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处于整个产业价值链末端;企业经营管理落后,缺乏自主品牌与产品技术标准;在发展上严重依赖低劳动力成本与巨大的资源和环境生态损耗支撑,难以为继。同时,整个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提升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金融危机爆发,美国以及欧洲需求下降,原有的全球经济稳定被打破,这促使中国必须加速经济转型。必然的选择就是走自主创新之路,转变国内的经济增长方式。国务院在近期也提出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定位。 国家已经提出2020年要建成创新型国家。现在,全国各地都在讨论“十二五”规划,需要注意的是“十二五”结束的时候就已经是2015年,到“十三五”结束就是2020年了。 上海是中国经济的龙头,在考虑“十二五”规划的时候,中国如果要想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目标,那么上海就应该先走一步,而且得起到带头作用。上海在做“十二五”规划时,必须得考虑到建设“创新型城市”要做到什么程度。 就上海本身而言,未来也将面临着资源、环境的限制和不断上升的商务成本压力,传统产业的竞争力日趋下滑。因此,即使国家不提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不提优先发展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上海自身也是必须要进行转型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