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简直是一次精英大批发。1999年10月1日之后半年内,几乎所有25人都回国。这25人并非一个团队,也并未都造就商业奇迹,但是他们开启了一个潮流。十年过去了,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位最年轻的、生于1968年的年轻人,一个叫做李彦宏,一个叫做邓中翰。  1999年9月30日,星期四。北京。 即使单单从天气来看,这也是风云变幻的一天。初秋的北京原本清爽晴朗,这天下午却突然下起了大雨。雨越下越大,一夜没停。只有彻夜未眠的人才知道,在凌晨3 点的时候,雨势开始慢慢转小,变成了钟摆一样的滴答声。好不容易熬到5点,起床的人看看窗外,松了一口气。每一个人都知道,这将是阳光灿烂的一天。 住在北京西直门南大街6号国务院第二招待所里的这25个年轻人,他们和这个国家的其他公民一样,经过长时间的准备,开始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庆典。唯一和别人不一样的是,在之后的十年,1999年10月1日这一天所发生的事情将改变他们一生的轨迹——也许还将改变这个国家的技术进步和商业进程。换句话说,他们将结束某一段历史,并且亲手开启另外一段历史。 就这一点来说,他们中的有些人已经心知肚明,并且暗下决心,像是怀揣着一个即将大白于天下的秘密那样兴奋。另外一些人则还在权衡和犹豫中,他们面容严肃又犹疑,拿不准在这个命运的交叉口是该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不过,所有人都明白,无论他们做出怎样的决定,时光都不可能永远停驻在这一刻——没错,在中国留学史127年后,他们需要传承某种传统,完成属于自己这一代的使命。 现在,到了可以公布这份25人名单的时候了。按照原始排序,他们分别是:黄劲、邓晖、刘怀竹、郭延鹏、彭泽忠、杨子江、李彦宏、邓中翰、田源、朱东屏、吴敏春、赵亦林、刘平堂、曾国庆、张健存、吴越、马延辉、周向军、扈传平、董大为、韦锡波、江晓平、施嘉诺、阎超、李向兵。 你一定可以从中发现一些熟悉的名字。其中有些名字已经成为传奇,还有一些名字有待成为传奇。你还会惊讶地发现,十年过去了,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位最年轻的、生于1968年的年轻人,一个叫做李彦宏,一个叫做邓中翰。  1999年10月14日,国庆观典之后不到两个礼拜,邓中翰在北京海淀区北土城路103号的一家仓库里创办了中星微电子公司。2005年11月15日,中星微在纳斯达克上市。  1999年12月24日,20世纪最后一个圣诞节的前一天,李彦宏登上回国的飞机,在北京创办百度中文网站。2005年8月,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当天股价从发行价27美元飙升至150多美元,创造了有史以来外国公司在美上市的最大融资记录。 实际上,这个“1999年硅谷留美博士企业家合作团”,源于教育部1996年设立的资助优秀海外留学人员短期回国服务的“春晖计划”年度活动。与往年不一样的是,这一年的“春晖计划”和美国旧金山总领事馆合作,邀请25名硅谷留学人员归国,除了在各大城市考察、大学演讲和领导人接见之外,他们还将在国庆节这一天登上天安门观礼台,和国家领导人一起,观看1949年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阅兵式。 即使今天看来,这也是一份极其精英的名单。这25人全部拥有美国著名大学的博士学位,都有美国工业界5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验,并且在这20世纪的最后一年,他们都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技术项目和创业意向。他们绝非泛泛之辈,全部在硅谷从事互联网、电子科技和生物医药等高科技行业,头衔则是各家公司的总裁、副总裁、高级工程师、高级研究员和全球产品经理等。他们中年纪最大的51岁,是新中国的同龄人,年纪最小的刚满30岁,正是急于改变自己命运的年纪。 这简直是一次精英大批发。以1999年10月1日为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这天之后的半年以内,几乎所有25人都回国创业。这25人并非一个团队,也并未造就一个时代的集体性的商业奇迹,但是他们开启了一个潮流。 “他们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五代归国留学生。”欧美同学会会长王辉耀说,“他们和以往四代留学生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是第一代试图以商业和企业的方式报效祖国、实现自我的留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