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2004年,严介和就公开了太平洋赚钱的秘诀——太平洋75%的利润都是在谈判桌上赚回来的,只有25%的利润是一线的员工们辛辛苦苦干回来的。 第四部分:危机化解之道? 暴富背后 严介和是一个很两面的企业家、资本家,独特的做企业方式显示了这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但这种特质和神秘的巨额财富决定了他的争议性。尽管有着金融危机、资金链断裂、工程质量管理、人才战略、企业发展方向、赢利模式创新等等严介和需要真正要面对和思考的现实问题,但严介和目前考虑并急于解决的,却是让他成名也能让他毁名的“财富”。 “一股独大”是最大的危机 不久前国家建设部、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严禁政府投资项目使用带资承包方式进行建设的通知》。在四部委的文件通知中,明确BOT、BOOT和BOO方式不在限制的范围之内,对BT模式没有明确的说法。在过去的十年中,太平洋建设集团主要便是依靠“BT”模式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据严介和讲,目前太平洋建设集团手中握有3000多亿元的工程建设项目,如果按照严介和所说的30%~35%的利润率计算,这其中的巨大利润确实惊人。 严介和多年来虽然参透了政府的心思,但没有竞争者、“一股独大”的运作方式仍然是对政府这个合作方的威胁。四部委这个《通知》对于BT的模糊态度,明显让人嗅到了危机袭来的气息。而从各界反应来看,政策面的影响对于严介和的未来,显然起着决定性作用。这时候,低调和后退两步可能比高歌猛进更为重要。 急欲洗清反而洗不清 通过租赁承包企业起家,做BT项目发家,严介和在人们的心目中还是一个包工头——因为在中国人的认知中,做工程的人就是一个包工头,而包工头的企业就是一个皮包公司。严介和想要通过收购一批国有企业成名,因为通过拯救国有企业可以显示一个人真正做企业的智慧和实力。走到这一步时,严介和其实犯了普通人都会犯的毛病:想要名利双收。“零资产并购”就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应运而生。当然,身为商人的严介和不会为了某种身份的确认而做亏本买卖,毕竟收购后的亏损企业还要注入大笔的资金使它先活过来。 对于严介和来说,并购拿到的是政府急欲脱手的烫手山芋,但对于老百姓来说,“零资产并购”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国有资产的流失。“零资产并购”的计划在舆论的过度关注下已经濒临破灭,严介和由包工头升任企业家的梦想也随之搁浅。于是,严介和今年1月份曾在“首届华商领袖年会”上说:富豪是弱势群体。这等于说,发财无罪,不要总盯着我。明明想给自己喊冤,却把自己推向了公众的对立面:毕竟绝大多数人还是想成为富豪这样的“弱势群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