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随身携带的公文包里,李书福又掏出了《邓小平理论》,这是比较新的一本,比他办公室抽屉里的那本新很多。他顺手翻到了36页,找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那一段,开始念起“改革开放战略,响应党中央精神”的话。 李书福说,一有时间或遇到问题的时候,他就会拿出《邓小平理论》仔细翻看、体味。虽然大部分人对他的这个举动都会一笑了之,甚至觉得有点做作。但当他把沃尔沃中国工厂选址大庆这个敏感问题,再次和改革开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联系起来的时候,人们渐渐感觉到,这个长着娃娃脸、总是语出惊人的草根企业家其实有着深厚的东方式的政治智慧。 记者曾问过李书福:“一个人最大的成功机遇是什么?”他的回答很简单:“历史性机遇才是真正的机遇。只有抓住了历史性机遇,顺应历史潮流,才能取得成功。” 细想这个话,李书福所称的历史机遇,不就是社会转型中的政治机遇吗?李书福说,他每次创业时都在仔细倾听改革开放的中央精神,从这样的理论中寻找答案。于是才有了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从商;1991年看到农业部长解读邓小平理论后,觉得可以大干一场;在经济危机当口,顺应国家思路,率先走出去收购等行动。在吉利并购沃尔沃的过程中,李书福更是提前备案,步步汇报,最终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和柳传志那些企业家一样,李书福不断强调,正是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给他这样的民营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李书福还把其政治考虑运用到全国9个基地的布局上。西部大开发,李书福选择了兰州基地。中部崛起,李书福选择了湘潭。至于上海华普基地,最早是李书福弟弟的汽车产业,考虑到上海已经有上汽等企业,不适合再批复新的轿车牌照,于是有关部门让李书福收购了这个基地。 按李书福的话,正是在顺应国家战略潮流的情况下,吉利的9个基地实现了全国布局。当然,对于吉利众多基地,外界评论不一,主流说法是吉利跑马圈地。这可能需要时间去验证。 此次采访中谈到选址大庆,谈到撬动地方政府融资时,李书福把这些外界原本有些质疑的东西,用“创新”去解读,把地方融资政策作为资源去利用。他赞成熊彼得的创新理论,即把各种资源经过新的组合形成新的竞争力,产生新的价值。 这样来看,李书福的确是“听党话”的既得利益者。 不过,对于眼前的李书福来说,运营沃尔沃仅有这些还不够,这是一个全球性车企,第一总部在瑞典,瑞典国王会关注,在资产交割后能否真正运营成功,李书福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