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成钢(资料图) 三天前,在韩国首尔举行的G20峰会上,芮成钢为了得到一个向美国总统奥巴马提问的机会,与奥巴马进行了一番简短的言语交锋。这个不到1分钟的插曲被全球电视媒体直播之后,立即在中国国内引起轩然大波。 有人戏言芮成钢是要和奥巴马争夺话语权;还有人形容芮成钢是抢了韩国媒体的麦克风;更多的人则是抓住“代表亚洲”四个字不放,质疑芮成钢口出狂言,甚至为其贴上了“代表门”的标签。一时之间,各种议论甚嚣尘上。 昨夜,刚刚结束日本横滨APEC会议报道任务的芮成钢,通过越洋长途接受了本报独家专访,对“代表门”予以正面回应。 “很有意思的一个花絮,仅此而已” 在央视当天的节目中,芮成钢与奥巴马之间的这番对话并未播出。很多人是通过网上所谓“完整版”视频看到事件全貌的。有眼尖的观众发现,当芮成钢与奥巴马对峙时,他身后的一些外国记者在不时发笑;还有人揣测说,芮成钢当时是抢了韩国媒体的麦克风。 记者:现场气氛究竟是怎么样的?是否如国内有人猜测的那样紧张? 芮成钢:完全没有。当时现场的情况特别轻松,很开心,因为奥巴马也是一个很幽默的总统。事后很多韩国媒体的朋友和同行也都很开心,没有一丝一毫的不舒服或者别扭。这件事情韩国媒体和日本媒体都有报道,不过是摘录我说了什么,奥巴马说了什么。很有意思的一个花絮,很好玩,仅此而已。 记者:奥巴马当时指定韩国媒体来提问,为什么韩国记者没有反应? 芮成钢:在这种国际场合中,亚洲媒体总是表现得比较腼腆。特别是在一个事先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让你用非母语的语言去对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提一个问题,真的是有难度。 但是话说回来,韩国媒体和日本媒体都没有把这件事情当做一个事件来谈论。可能对于中国人来说,一个记者能够和一个总统对话,大家会觉得好像是什么了不得的事儿,但是对日本人、韩国人和美国人来说,他们觉得这个事情很正常,很自然,没什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代表亚洲是默认的,不是主观意愿所决定的” 真正惹恼了一些人的,是芮成钢自信可以“代表亚洲”的表述。去年同样是在G20峰会上,同样是面对奥巴马,芮成钢曾先后“代表中国”和“代表全世界”提了两个问题,因此招致80后作家韩寒的贬损。这次再陷“代表门”,有媒体揶揄芮成钢说,“其实他谁也不能代表。” 记者:很多人在问,你有什么资格可以代表亚洲,你如何看待这些反对意见? 芮成钢:第一,我觉得中国一部分公众对“代表”两个字特别敏感。这可能是个中国特色,这个特色解释起来还比较困难。 第二,英语和汉语是两种语言,没有完全的等价物。我用英文“represent”的时候,翻译成中文“代表”不一定精准。很多时候,这个词的意思是“站在某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这是语言差异的问题。 第三,每一个中国人,当我们离开国门、坐上飞机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在代表中国,就在代表亚洲,就在代表黄种人。比如在北京,如果一个美国人随地吐痰,我们很可能会说这个美国人素质怎么那么差,这个时候他很可能就代表美国。所以说,我们是不是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种或者一个区域,这个是默认的,不是我们的主观意愿所决定的。 第四,这其中还牵扯到信息是否充分的问题,包括你对另外一种语言或语境的掌握,包括在国际场合什么是合乎礼仪、什么是不合乎礼仪,什么是自然、什么是不自然,什么可以、什么不可以。我是一个很幸运的中国人,我去过很多场合,我知道这些分寸如何把握。并不是每一个朋友都有这样的机会,因为信息不充分,大家对事情有不同的看法,我完全可以理解。 据透露,央视对“提问奥巴马给予表扬” 芮成钢究竟是不是一个好记者?他这次对奥巴马的提问算不算是成功?知名编剧宁财神说,芮成钢说话“特别像学生干部的口风”。但央视经济频道总监助理许文广昨天在微博上透露,央视对“芮成钢提问奥巴马给予表扬”,他说“小芮是我见过最勤奋的主持人之一”。 记者:如果现在让你评价这次对奥巴马的提问,你觉得自己成功吗? 芮成钢:兄弟,我跟你说句心里话,我就是一个中国媒体人,一个普普通通的新闻工作者,一个中国的电视台的主持人,我能力很有限,我作为记者,我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仅此而已。 前两天刚刚给我颁了一个金话筒奖,颁奖时主持人问我,“如果这次你去G20再碰到奥巴马,你会提什么问题?”这段话在播出的时候被剪掉了,我当时回答,“美国搞了一个定量宽松货币政策,不是我想问他一个问题,而是全世界都想问他一个问题,就是美国是不是在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利益?”我觉得美国特别欠中国一个说法,因为中国拥有那么多美元资产。在这样一个国际场合,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国记者,我觉得我有可能跟美国总统要一个说法。 我在提问时设计了两个问题,一个很明显指向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另一个问题是针对美国国内的经济问题。奥巴马确实非常聪明,他在回答我的问题时避实就虚,选择回答国内的问题,而回避了国际问题。对于奥巴马来说,他并不在意中国怎么想,他在意的是美国的老百姓2012年还能否选他当总统。 总之,我认为我的提问是我该做的,奥巴马的回答也是他作为一个美国总统可能会选择的回答方式,我觉得都没什么。 “偶尔换一换角色当被告,有助于我的工作” 芮成钢已经不是第一次成为新闻事件的主角。2007年,他曾因成功地把星巴克请出故宫而引发过一阵巨大争议;去年和今年先后两次“代表门”,则再次将他推向风口浪尖;甚至有人直接质疑他是不是在自我炒作。不过,当记者向他一一列举这些往事时,他却在电话另一端轻松地笑了。 记者:总是陷入新闻事件的漩涡,作为记者,这会不会对你的工作造成困扰? 芮成钢:完全没有。第一,当我卷入新闻事件漩涡的时候,实际的结果都是95%以上的中国受众认同我的做法,只有一小部分人不认同。比如这次,我刚刚看了一项网上调查,有60多万人支持我,大概只有两万多人反对我、质疑我。但我觉得这样很好,很健康,说明中国社会开放,很民主,可以容纳不同观点。 第二,我的人生有一个信条,就是作为记者,作为中国人,即使我完全反对你的观点,但是我坚决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我觉得一个中国人拥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比他支持还是反对我的观点更重要。 第三,作为记者来说,这是一次很有意思的人生体验。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采访别人,偶尔换一换角度,比如我今后会在意,我的提问方式或角度是否会让我的被采访人感到舒服。老当原告而不当被告,我可能不知道被告是个什么处境,偶尔当被告,我觉得有助于我的工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