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万。”他对王中军说,“你绝对是躲开了一个陷阱。” 2007年9月,最终上映的时候,《太阳》却成了一驾无人驾驭的马车。这是一部色彩华丽魔幻、没有起承转合的非线性叙事影片。它就像生活本身一样叫人迷惑。观众纷纷表示“看不懂”。姜文对媒体说:“看不懂就多看两遍。”影片发行方说:“看不懂是好事,有争论是好事,会让更多的观众产生好奇心,买票进电影院。” 影片最后的票房证实了高军的判断,却让姜文有点尴尬——显然,观众并没有因为看不懂就多跑几趟电影院。《太阳照常升起》在国庆档期上映,全国铺开700个拷贝,比同年上映的《蜘蛛侠3》和《变形金刚》都要多,可是最后票房1800多万,只收回了不到三分之一的成本。 董平是姜文的朋友,也是《鬼子来了》的主要投资人。《太阳》之后,董平曾经私下里跟姜文说过这事,“这年头,一般人只做二锅头,姜文想要做一瓶茅台酒。可是他一不小心做成了茅台酒精,把人给喝大了,喝断片了”。 撇开影片的艺术质量不谈,从投资者的角度,姜文的处境渐渐变得微妙起来。1995年,《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年度票房冠军,但那毕竟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2000年,《鬼子来了》没有通过审查,并未公映。2007年,《太阳》票房失败。这就是说,姜文已经12年没有拍出过能挣钱的电影了。 “姜文的艺术才华无需证明,但他需要证明自己的商业价值,”易凯明天资本总裁王冉说,“他就像一个公认有潜力的互联网公司,但是商业模式始终没有得到验证。他如果不能把观众拉进电影院,永远只能是一个有一定质感和艺术气质的导演。” 姜文本人并不那么在乎钱。如果说陈凯歌是中国电影的世家,本来就在世道上,那么姜文就是个优哉游哉的散仙。在宣传《太阳》的时候,记者问他是不是自己投钱了。他说:“作为资本家的姜文有点儿心疼作为艺术家的姜文。”——请注意,不是“作为艺术家的姜文心疼作为资本家的姜文”。他说:“钱不是最重要的东西。钱够花就行了,钱多了也是给别人去花的。作为艺术家,我够吃就行了,有多余的钱,投到电影里,多好。” 不管挣钱还是不挣钱,姜文的理想主义激情始终没变。不过,姜文无法忽视的事实是,这个世界变了。从上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头10年,中国电影和中国电影市场在这十几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2年过去了。就在姜文为每一个创作细节较着劲的时候,他身边的世界就像投在日晷上的阴影,正在慢慢改变。在这段时间里,那家叫做华谊兄弟的广告公司已经变成了电影公司;当初半路被董平拉来投资《鬼子来了》的王中军就是这家公司的董事长;董平和姜文是在《有话好好说》的时候认识的,当时投资这部电影的张伟平已经和张艺谋建立了固定的合作关系。由新画面公司制作发行的《英雄》在2003年获得了2.5亿人民币的票房,几乎占全年总票房的四分之一;当年一起拍《北京人在纽约》的冯小刚成了华谊兄弟“会下金蛋的鸡”,冯氏电影累计票房超过10亿人民币。 一个明显的数据事实是:1995年,《阳光灿烂的日子》在进口大片的包围下赢得年度票房冠军,但是当时全年的中国电影票房只有9.5亿人民币。到了《太阳照常升起》上映的2007年,中国电影全年票房已经达到了33亿人民币。 “我不想说得那么残酷, 但是尤其在《太阳》之后,电影商业化对姜文本人的这种逼迫,原来没到极致,现在到了极致了,”高军说,“他原来是优哉游哉,我想做电影我就做,我不想做就算了,对于赚多少钱我也不是特别关注,我够吃够花的无所谓。但是现在电影全面商业化的运作,对任何一个导演的逼迫都是前所未有的,这一轮要再不跟上的话,可能就错过了一个最好的商机,这个导演就可能被时代所遗忘。” 姜文不会认输。他可能不好这个,但他得证明自己会干这个。他不是非得这样,但是他得这样一次给人看看。他像个打靶的将军,上一次竟然脱了靶,这一次就非要命中红心不可。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太阳》的票房失利,也不会有后来的《让子弹飞》。 场景二 1994年9月7日,《阳光灿烂的日子》在电影局审片。 导演姜文就没在屋子里待。他手里握着一把斧子,低着头,在院子里来回地转圈。 这一年,他31岁。 现在,姜文47岁。 他穿着西装,看起来像是个历经风霜的人,然而皱纹并不减损他的魅力。他有那种家长式的和蔼,一边说话一边乐。他跟每个人开玩笑,可是没一个人敢跟他开玩笑。看得出来,工作人员对他还是尊敬大过爱。毫无疑问,就跟在拍摄现场一样,他也是这个办公室的主宰者。 11月20日,《让子弹飞》正在进行最后的后期混录。只要再作一点小小的改动,姜文的“第一部商业大片”就可以和观众见面了。不久以前,这部电影顺利通过了电影局的审查,除了一处暴力镜头、一处强暴镜头和几处脏话需要删除之外,《让子弹飞》没有遭遇任何审查阻力。 和《阳光灿烂的日子》那时候比,姜文放松了很多。早些时候,白岩松在某次活动上碰到姜文,问他在忙什么。他轻轻一笑,说:“一个商业片。”其实,在高军看来,《阳光灿烂的日子》才是姜文的第一部商业片。1995年,这部100万美元成本的电影获得了5000万人民币的票房收入,排名年度票房冠军。 现在回想起来,那部电影的诞生虽然艰难,但绝对是划时代的——这不仅仅是指票房数字。事实上,《阳光灿烂的日子》除了拿奖、高票房,还和中国电影市场化进程有某种“暗合”。 高军说:“1993年,广电部发文要市场化改革,几乎同时,《阳光灿烂的日子》开机。他开拍自己第一步商业片的动作和中国电影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是同步的。”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影曾经面临严重的观众信任危机。从 1979年至1991年,中国电影观众总人次下降了一半,从293亿下降到144亿,放映场次下降了20%.到1992年,观众总人数进一步下滑至105亿,发行放映收入分别减少了17.9%和15.7%.就像主流商业领域里曾经发生的变革一样,一开始总是从体制的松动开始的。这些变革看起来枯燥,却是滋润大环境的润滑剂。1993年1月,国家广电部下发了《关于当前深化电影行业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在这个基础上,1994年8月1日,广电部出台了348号文件,决定自1995年起,中影公司每年以国际通行的分账发行的方式进口十部“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当代电影艺术技术成就”的“好电影”,也就是后来被转译为“大片”的十部进口影片。 这两份红头文件被认为是中国电影市场化的开端。1995年,《亡命天涯》、《红番区》、《真实的谎言》作为进口大片在中国内地的影院里上映,而《阳光》贡献巨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阳光》和《红樱桃》这样的片子挺身而出,恐怕那一年的中国电影票房要拱手让给好莱坞。”高军说。 在商业面前,姜文也许骄傲,可并不迟钝。从专业眼光来看,他第一次出手,《阳光》就是一部定位极其精准的电影:“50岁以上的看不惯,20岁以下的看不懂,三四十岁的乐在其中。”在影片公映的时候,高军还曾经帮着操办过一个“首映权拍卖会”,各大影院经理都来参加。这是中国电影历史上第一次。 3年以后,姜文在北京自导自演话剧《科诺克以及科学的胜利》,又一次显示过他敏感的市场判断力。话剧起先在海淀剧院上演,没有任何宣传,只在剧院门口竖了一个宣传牌子。话剧上座率不佳。后来,他花了几万块钱做广告,又把上演剧院换到保利剧院。最后这出明星出演的话剧扭亏为盈。 不过,这些商业成功都不是出于姜文本人的精心安排。他的精力并不在市场、商业、公司或票房上。他需要一个搭档。 《阳光》公映之前,就有投资商找到姜文,成立了阳光灿烂制片公司。这家公司和周晓文的大洋公司一起完成了影片的发行。不过很快,这个公司就不知下落。几乎同一时期,冯小刚也和王朔一起经营过好梦公司,也不成功。一直到遇到王中军和华谊兄弟,借助资本力量,冯小刚才开始规模化、有流程地运作自己的作品。 姜文的选择和冯小刚不同。他并未选择华谊兄弟这样的大平台。后来,姜文成立了不亦乐乎电影工作室。他的工作室属于项目式运作。姜文要拍一部电影,朋友和工作人员就来帮忙。电影拍完了,大家也就干别的去了。这种工作方式适合姜文的散仙状态,但也导致这位被公认中国最有才华的导演多年来都没有稳定的合作伙伴。 在高军看来,这跟姜文的性格和创作理念有关。“姜文有市场理念,但是他的做法有时候却和商业格格不入。他拍电影经常几年磨一剑,哪个公司拖得起?你看王中军《鬼子来了》就投过他,比投冯小刚还早,但他签冯小刚不签姜文。很简单,冯小刚可以一年一部,姜文就不行。他不会允许自己变成一个拍片机器。” 王中军为什么不签姜文?他在接受《东方企业家》记者采访的时候说得很委婉:“导演要成功,除了会拍电影,会拍好电影,还要看运气。比如平台,比如合作者,比如档期和宣传,缺一不可。放在今天,姜文不可能再毫无计划地超支,或者冒失地和体制较劲,因为制片商不会允许他这么做。” 姜文“磨砖对缝”的艺术家精神在商业时代似乎显得有点孤独。《太阳照常升起》上映的时候,他曾经对媒体表示:“我很羡慕张艺谋有张伟平这么能帮他的人。”不过,姜文拍电影动不动超预算超周期,这些很容易被投资者视为不遵守游戏规则。曾经一度有过“姜于组合”。保利博纳总裁于冬被视为“可能成为姜文的张伟平的人”。不过《太阳照常升起》票房失利,这对组合也就各奔东西。 《太阳》的失败,有影片本身表达的问题,但也被认为是合作伙伴的失误。一部艺术电影以商业大片的方式宣传发行,无异于把仙人掌嫁接到西红柿上。高军说:“《太阳》之所以失败,发行方要负很大的责任。市场覆盖就不对。这样一部社会面不是很大的片子,就不能大量铺拷贝,应该小规模点映,文火慢炖,然后引导观众观看。在出现看不懂的说法之后,宣传上也没有作任何引导,而是任由事态发展,简直是惊马前行。最后,姜文和于冬也只能是一次项目性的合作。” 那时候,姜文的压力很大。所有人都怕他。有一次,姜文回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工作室,他一进来,所有正在吃瓜子聊天的工作人员都躲开了,剩他一个人,对着满地扭曲的电线。他只想拍一部好电影,可如今,一部好电影的标准一会儿变得似是而非,一会儿又变得那么绝对——就是票房。 有一天,姜文给一个年轻人打了个电话。这个年轻人叫马珂,比他年轻10岁。两年前,姜文还在筹拍《太阳照常升起》的时候,马珂曾经通过朋友介绍来拜访过他。 2005年5月,北京太庙。那是一个温和健谈的年轻人。有他在,姜文几乎都没怎么说话。见面持续了两个小时。两小时之后,姜文知道他是山西人,中央工艺美院陶瓷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在公安部下属的金盾影视做制片人,出品过《刀锋1937》、《我是警察》这样的电视剧,都是警匪题材,挺受欢迎,卖得也不错。2002年,他创办了自己的电视剧制作公司,也想做电影——主要想做姜文的电影。 他说:“你的电影不是拍完之后搁家里的。你需要一个强大的团队,帮助你完成你想要拍的电影,然后用各种宣传手段把它推广开,让更多的人来看。” 这句话姜文听到了。两年之后,这句话终于落到了姜文的心坎上。 “没有马珂,就没有《让子弹飞》。”又过了3年之后,姜文这么说。这时候,马珂是制片人和总经理,姜文是导演和创意总监。他们共同拥有不亦乐乎电影发展有限公司,各占股50%. 王冉分析说:“以姜文强硬的性格可能更适合跟马珂这样的年轻制片人合作。马珂有做公司的经验,也有影视行业的常识,同时也会给姜文比较大的自由度——相反,如果是和华谊这样的大公司合作,资源可能更多,不过话语权就很难保证了。” 2010年,这家公司分别在北京和东阳注册的民营制作公司,即将推出投资一亿一千万人民币的《让子弹飞》——这个制作成本几乎是《太阳》的两倍。 场景三 白岩松有点不好意思。他弓着背、低着头,走进了黑乎乎的房间。这是《鬼子来了》的试片会,可他不巧迟到了5分钟。 两小时之后,灯亮了。其他人在寒暄之后都走了,白岩松留下来,坐在姜文边上。他要开口,但被姜文制止了。 姜文重新熄灯,把影片的开头5分钟又给白岩松单独放了一遍。 灯又亮了。他问:“说说,觉得怎么样?” 姜文其实是个特别重视别人意见的人。尤其是他重视的人的意见。只不过,他重视的人,并不那么多。 姜文是一个在朋友圈子里很有感染力的人。跟他同桌吃过饭的人告诉我,姜文这个人,他一讲起电影来,那种投入和痴迷会让你觉得这一定是个来劲的东西。《太阳》这部电影,王伟和杨受成都是没看剧本就投资了,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 冯小刚很服他。早年间,王刚和冯小刚一起在青岛的宾馆里写《月亮背面》的剧本。前一天晚上,冯小刚用座机给姜文打了传呼。第二天一早,王刚接了个电话,一听,是姜文。冯小刚有睡懒觉的习惯,特别恨被人吵醒,可一听说有姜文的电话,骨碌一下就爬起来了,特别认真地听电话。当然,这只是个段子。不过,《月亮背面》拍完了,姜文来看片,跟冯小刚说意见:“演员要是能再腌一腌就好了。”这话冯小刚觉得很在理,也很受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