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遥回忆自己当时在国泰电影院看电影时的感受:“银幕黑得要命,影厅里的灯时亮时灭,到处弥漫着厕所的臭味,观众一边看电影一边打电话、聊天。他们没体验过看电影的享受,对看电影的环境没有要求,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开始在重庆做垦荒牛的。” UME进入重庆的第一年,票房收入只有1100万元,跟片方分完账,交完房租、物业费,影院拿到手里的盈余所剩无几。然而,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的市场培育,UME在重庆的第一家影院——UME北城天街店目前已经稳居全国票房前三名,并成为全国单座票房产出最高的影院。 “虽然二三线城市的市场缺口很大,但影院建设像种树,不是种一棵就能活一棵。把钱砸进一个影院就等着赚钱,这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是不可能的,市场是需要长期培育的,不会自己觉醒。”陆遥说。 就在UME对重庆市场的开拓被作为业界经典案例,受到一致推崇的同时,在新一轮的影院投资热中,真正沉得住气,稳扎稳打进行市场培育的影院投资方却并不多见。尤其在业外的投资者中,急于在影院投资中收回成本的情况更是常见。业内人士指出,市场培育的欠缺,正是二三线城市影院投资中最大的风险所在。 “现在很多资本涌入二三线城市,认为市场缺口大的地方就没有风险,这显然是在对市场、对行业不了解的情况下做出的判断。”广东电影公司总经理说,“与一线城市相比,二三线城市的新建影院项目受到资本泡沫和房地产涨价的刺激还不是那么大,但居民文化消费能力要小得多。如果缺乏扎实的经营,影院建设的泡沫会很快到来,一批新影院来不及收回投资就会死去。” 差异化竞争时代是否已经来临? 片源同质化的情况下,影院的差异化发展是不现实的 面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新建电影院,不少投资者开始对近在眼前的市场竞争感到担忧,于是,许多影院纷纷打出了差异化竞争的口号。但业内人士指出,在目前的情况下,电影院之间的差异化发展并不切实际。 “电影院经营的差异化无非包括票价、片源和服务三个方面,片源的差别无疑是最根本的。但任何一个片方在发行影片的时候,都不会选择性地只投给某几条院线或某几家影院,而是希望放映的影院越多越好,实现票房收益最大化。在片源同质化的情况下,影院的差异化发展是不现实的。”黄群飞说。 为了拉开与其他电影院在片源上的差距,一些电影院也开始考虑将更为小众的艺术电影纳入经营范畴。 2010年年初,国内唯一的艺术电影院——百老汇电影艺术中心在北京东直门附近的万国城开业。然而,与上世纪80年代盛行一时的艺术电影院所遇到的困境一样,艺术电影片源不足的问题一直是制约该影院发展瓶颈。为了解决电影院的生存问题,百老汇电影艺术中心不得与市场上其他影院同步放映商业影片,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差异化发展的力度。 与差异化竞争的口号相比,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培养影院经营管理人才,才是目前提高影院经营能力的根本所在。“目前影院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远远赶不上影院投资建设的速度,造成了到处挖人,恶性竞争的混乱局面。”陆遥说。 对此,王中磊也指出:“以前中国的电影院很少,影院经营管理人才也少,现在大量仓促培训的人员都没有实战经验,而刚刚在市场上有点经验的人,往往又变得价格很高,无形中提高了影院经营成本。要解决人才稀缺的问题,还需要政府的扶持。” 在电影院发展的过程中,院线经营模式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业内人士指出,在影院建设受制于房地产开发设计的情况下,如何抢占先机,在整个影院开发过程中获得主动权,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在国内,万达集团很早就开始注意到商业地产与电影院的互动。2004年12月28日,第一家万达影城在哈尔滨开业,此后,万达集团在多个商业地产项目建设之初,都将电影院项目提前植入。目前,万达院线已经占据了全国票房市场份额的15%左右,成为国内第一大电影院线。据了解,该院线明年将达到500块银幕,从而跻身亚洲第一大院线。 “就院线发展来说,万达的模式无疑是最理想的——将房地产与影院建设相结合,可以有效地进行规划和控制成本,并且所有影院都能实现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排片,这也是美国电影院线的发展模式。而目前,国内采取这种模式的只有万达一家,其他大部分院线的经营模式都比较混乱,这为整个院线的经营管理增加了难度。”黄群飞说。 为了改变电影院投资受制于房地产开发的被动局面,目前一些电影院线和投资方开始采取与房地产开发商主动接洽的方式,而一些有志于进入影院投资领域的房地产开发商,也开始有意识地在楼盘开发之初就植入影院设计方案,并与一些市场影响力较大的院线公司进行绑定。“目前来看,院线与房地产企业的合作开发是一种比较好的模式,通过控制影院投资成本降低投资风险,同时弥补院线公司资金不足、业外资本经验不足的缺陷,这方面,谁先走出一步,就有可能获得差异化发展的先机。”黄群飞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