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9日,长城饭店,站长大会。会场里挤进了2000多人,还有数量同样多的人被保安拒之门外,这种者云集的盛况在中国已多年未见,当时也在现场的王建硕立即想到了2005年。
王建硕是在2004年底开始频繁组织和参加创业者聚会的。当时,在上海举办了第一届中国网志年会,一群写的爱好者第一次聚集在一起,他们开始讨论当时在美国已经出现的WEB2.0风潮,从那之后,王建硕每周都会张罗两到三次聚会,多数时候,这种聚会在星巴克里进行,参加者都是些准备创业或者开始创业的人,这其中包括后来创立了51的,土豆网的等人。到2005年5月,王建硕拿到了eBay的,在中国创立了分类信息网站客齐集,他在北京和Feedsky联合举办了SNS论坛,这次在知春路一家酒店举办的聚会成为了北京WEB2.0的一次标志性聚会。就在聚会之后,WEB2.0被媒体正式提出。 频繁聚会一直延续到2005年底,有创业者组织的,也有张罗的。所有人都激动不已,认定WEB2.0正是自己找到的下一个互联网金矿,即便这群创业者同时也无限迷茫,因为他们自己也说不清WEB2.0到底是什么,包括已拿到风险投资的创业者,也并不清楚公司的方向究竟在哪里。因此,参加这些切磋交流的聚会成为创业者在2005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直到2006年初,这种大规模、高频率的聚会才渐渐少起来。 2005年互联网创业春天的另一个始作俑者是风险投资商,在经历了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的两三年惨淡期后,盛大、携程、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公司的上市成功重新激发了投资商的信心,“投资人相信流量可以赚钱了,所以他可以说你没有盈利模式没关系,只要你用户量可以做起来,这个公司就会有前景。”赶集网创始人杨浩涌说,当时关于和中国航线上风险投资商云集的故事开始在业界流传。在美国的杨浩涌看到身边有人拿到投资回国创业,又从媒体上看到、等人的创业故事,他也回到了北京。 Feedsky的吕欣欣是王建硕眼里2005年的代表人物。吕欣欣选择的创业领域是RSS,简单说,就是一种博客的订阅工具,吕成为“代表人物”,是因为当所有WEB2.0创业者还在迷茫中,吕却用其独有的激情、哲理以及他谈到Feedsky商业模式时的那份坚定让人印象深刻。但多年之后,他的合伙人邢勃承认,自己当时也看不清Feedsky的商业模式到底是什么,但是吕欣欣坚持说自己看清了,“他说他看清了,我就不能说他看的不对,咱俩得听一个的,要不然就掐开了。”最后结果是,一直没有盈利的Feedsky低价卖给了一家广告公司。 中国互联网的2005派是一个独特群体。2005年的创业者到如今也没能出现类似马化腾、李彦宏这样的创业神话,不过,博客、社交网站、视频这些WEB2.0应用最终成为中国互联网网民的热门应用。中国互联网网民从2005年的1亿增加到如今的近4亿人,WEB2.0也是重要推动力之一。 这拨人经历过泡沫和高估,遭遇过寻找商业模式的折磨,经受了金融风暴的洗礼,他们的经历也对2010年更年轻的互联网创业者更显珍贵。 站在会场里,王建硕坚信互联网的下一个春天又要来了,这一次的热潮是无线互联网,热情高涨的创业者里既有经历过2005年的老兵,也有刚大学毕业的又一批草根创业者。 如果中国互联网真的就要开启新的一轮春夏秋冬周期,我们可从头先看看互联网2005派的故事和总结。 商业模式不work 2010年创业者最热门的话题是3G、无线互联网;而2005年经常被谈论的概念则是WEB2.0。 2005年充满创意,新概念、新技术、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虽然大多数都是从美国拷贝而来的二手货,但在当时,只要你能想敢想,政策对创业者几乎没有任何限制。传统互联网权贵们看起来注定要在这场互联网变革中被打倒,方兴东们得以兴高采烈地打出“赶超新浪”的旗号,沉积多年的风险投资商也随之疯狂,这场狂欢随着博客网在当年获得1000万美元融资而达到高潮。当然,随后的故事峰回路转,WEB2.0的泡沫并没有维持太久,大多数创业者没能熬过2008年之后的金融危机。在这场以WEB2.0为大旗的创业狂欢中,商业模式让许多人如痴如醉沉迷其中,也让一些人为此付出了代价。 2005年与吕欣欣创办Feedsky时,邢勃有自己的梦想,“我们当时梦想这个东西以后会成为一个标准,很多很多人都在用,我很自豪,终于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现在,他用两个字评价当初的创业,“很二”,他说,“你可以拿这个当标题,WEB2.0很二。” Feedsky的创业领域是当时最热门的RSS。事实上,其模仿的美国鼻祖FeedBurner在2007年以1亿美元的高价卖给了谷歌。 这个产品在中国并未被接受,让邢勃沮丧的是,在Feedsky运营三年之后,他在网站后台发现,活跃用户只有不到1000人,而这几百人中的大多数还是邢勃的熟人,在这三年里,邢使用各种比喻和解释试图让父母弄明白自己究竟在做些什么,“我干了两年半,父母愣不知道做什么,你说这玩意可笑不可笑?” Feedsky从一开始就没有真正的商业模式,吕欣欣们为网站设计的“商业模式”是在用户订阅的博客里加入广告,“这个东西本来就不靠谱,因为Feedsky本来就没人订。”邢勃说。但是,Feedsky仍然设计出了一个看起来相当完美的商业模式,一个拥有相当技术含量的广告识别和发布系统,广告主可以通过系统找到适合广告发布的博客,通过这套高级的自动化系统,Feedsky可以向符合自己需求的博主发出邀请,请对方撰写符合广告商要求的文章,博主在发布文章时,这套系统甚至还能自动检测出文章中的错误,或检测出文章中有什么语言是广告客户不愿意看的。这让Feedsky有了一套理论上的 “平台”,而拥有自动的、可复制的“平台”正是外界看来可以成为成功互联网公司的前提之一,这个平台也为Feedsky引来投资,2007年风险投资商向Feedsky注入300万美元资金。 为此,Feedsky组建了一支30多人的技术团队。但事实上,Feedsky的这个平台系统从来就没有真正“自动化”过。邢勃回忆,由于博主情况的复杂,最后这套自动系统在实际运营中变成了“半自动”,每一道自动化的程序都安排员工再审核一遍,一年下来,公司通过这套系统收入50万元,远远不够支持30人的技术团队。(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