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中国一线城市布局完毕之后,奢侈品品牌纷纷占领二三线城市,是什么在支撑它们这么做?
这两年卡地亚在中国的行程特别忙,计划中的新店大都开在二线城市,从2009年开始,太原店、义乌店、宁波店、无锡店和苏州店相继开业。 不止卡地亚,GUCCI这两年来相继登陆长沙、福州、厦门、武汉和石家庄等城市;而爱马仕则把店铺伸展到无锡;大众的豪华车品牌辉腾在鄂尔多斯、大连、成都等城市的销售业绩也让它相当满意。 奢侈品牌们重视中国已是旧闻,但它们在用新的大手笔持续证明这种趋势愈演愈烈。奢侈品牌们在试图稳固一线市场的同时争相渗透购买力不容小视的二线市场。 也许中国很快会成为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社科院发布的《商业蓝皮书:中国商业发展报告(2009-2010)》显示,截至2009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总额已增至94亿美元,全球占有率为27.5%,并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仅次于日本。 此刻,先机和更大的扩张来自于传统所谓的二三线城市。在这些城市中,因为煤炭、石油、房地产开发而新富起来的人们不在少数,而某些行业的员工收入也是堪比一线城市,他们共同支撑了奢侈品牌扩张的基础。 罗德公关2009年出版的《2009中国奢华品报告》中得出的数据非常乐观:二线城市对奢侈品价格接受程度和一线城市已经相差无几。调查显示,54.6%的二线城市受访者认为价格不影响他们对奢侈品的购买,仅比一线城市低4.3%,态度乐观。 虽然中国的新富阶层与俄罗斯或者中东富豪尚无法相比,但是他们显示财富的手段却大同小异—疯狂购物,从LV、爱马仕的箱包到劳力士手表、各种名牌跑车。与北京、上海的新贵们更愿意去欧洲和美国购物相比,身在二三线城市的富人们因为语言或者交通问题更愿意在家门口购物。 除此之外,和大城市高额生活成本相比,二三线城市居民花销更少,在石油、电力、电信等行业工作的员工收入却是一线城市水准,他们也构成了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 而灰色收入也许能够提供支撑购买力的另一个解释。近日,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发布了《灰色收入与国民收入分配》,报告中称,2008年全国居民可支配收入总额为23.2万亿元。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是14万亿元。2008年全国城镇人均收入平均值为32154元,而不是统计局公布的15781元,两者相差近一倍。当然,这个报告遭到了国家统计局的驳斥,但也从侧面反映了二三线城市实际上被低估的购买力:这里才是未来真正支撑起大牌销售高速增长的地方。 奢侈品中国脚步 欧米茄 全球只有20家旗舰店,有14家在中国,除了香港、北京、上海,就是开在鞍山、温州、昆明、大连等城市。 LV 在中国的22个城市开了27家专卖店,其中包括长沙、西安、青岛、厦门、无锡、温州等二三线城市,下半年,LV还将正式进驻南宁等地。 BALLY 已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昆明以及郑州等地开设精品店。从一般认知上而言,这些都是属于国内的三线城市。 宾利汽车 7月刚在云南昆明建立了自己的第10家销售网点。2000年进入中国时宾利只有30台销量,2009年的销售业绩为421台。为了实现2011年1000台的目标,未来在厦门、沈阳、天津等地也将出现新的宾利销售网点。 兰博基尼 4月位于深圳、厦门的第7家、第8家经销店开业。重庆、青岛、大连经销店将会陆续开业 。 劳斯莱斯 今年1月至5月就销售了678辆车,同比增长146%,成都、深圳、杭州的布局对其贡献颇多。 GUCCI 2010年计划在中国开设13到17家新店,大都开在二线城市,增幅创纪录地突破10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