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特事件还被人疑为高盛为推动海普瑞上市而一手策划的。“我只能说持这种观点的人智力有问题。”李锂说,百特事件是人类最大的医疗灾难,没有人有这种策划能力。 中国大多数企业是靠着残酷的价格战,才在国际市场获得一席之地。但海普瑞走的是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根据海普瑞的招股说明书,2009年海普瑞出口价格是7016.10美元/公斤,海普瑞的4个主要竞争对手的出口价格最低为4888.89美元/公斤、最高为5836.20美元/公斤。海普瑞的主要客户APP、赛诺菲(赛诺菲是世界第四大制药企业,也是世界最大、最有实力的肝素类制药企业)都是国际一流的大型医药企业。一家此前籍籍无名的企业,如何能在几年的时间获得这些大型跨国企业的青睐?难道是因为高盛帮助海普瑞牵线?这也是一种普遍的猜测。 “业务层面,高盛和海普瑞没有任何关系。”李锂否认了这种猜测。海普瑞获得这些大客户的认可,过程要比我们想象的容易得多。全球大型的医药企业,为了寻找能满足它需要的原料,都会全球敞开寻找,建立自己的原料数据库。任何人都可以把自己的产品送去检验。早在2002年,海普瑞的肝素钠原料药已经通过了APP的检验。2003年APP公司已经和海普瑞签订了独家供货合同。 而在更早的重庆通达时期(1998年之前),李锂已和赛诺菲建立了联系。那时条件有限,无法大规模生产,但李锂在实验室生产的克剂量肝素原料药已经通过赛诺菲的检验。令李振奋的是赛诺菲高层的一句话:“你们的工艺是独特的,我们现在还做不出这样的水平。”这一评价,让李锂明白了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含金量,也促使他下定决心建厂创业。2004年,赛诺菲与海普瑞签订供货合同。合同中有这样一条规定:“从2005年开始,每年最高采购量为1.7万亿单位,如果超过1.7万亿单位,需要海普瑞以书面形式同意。”同时还约定了赛诺菲每年最低采购量。在和APP的供货合同中,也规定了每年采购量的波动范围。 此类强势的供货条款,在参与国际竞争的中国企业中很少见。 “越有实力、越有研究的企业越来找你,它敢整,也有评价能力。”李锂说,从一开始,海普瑞的客户就是这些跨国公司,“因为它识货,有底气敢来找你。” 疯狂的财富神话 在海普瑞的上市庆功宴上,李锂邀请了海普瑞创业时期的一个重要人物—杨向阳,但后者并未到场。杨向阳是海普瑞1998年到深圳后的最早投资者。彼时,海普瑞的资本运作主要是杨通过旗下的源政投资在操刀,包括为海普瑞引入新股东、为海普瑞贷款做担保等。 但2007年,杨向阳悉数退出了海普瑞。这一点颇为蹊跷,如果没有退出,他将是海普瑞上市的最大赢家。有媒体报道说,是因为高盛后来的进入,导致了杨向阳的退出。但记者从某位知情人士处获悉,杨向阳的退出是由于他自己判断失误,最初海普瑞准备在创业板上市,但创业板迟迟不开,加之海普瑞还没有十分抢眼的发展势头,使他萌生退意。且其当年承诺入股海普瑞的400万元资金(加上后增的三位股东总共600多万元),在几年之后才真正到位。记者以此向李锂求证,李未置可否。 不过,杨向阳的资金尽管到位较晚,前期却未影响到海普瑞—彼时正忙于FDA认证,尚未大规模生产;但当认证过后,海普瑞的资金饥渴就开始显现了。 李锂透露,在杨向阳尚未退出的2006年,高盛的美国团队在当地了解海普瑞的市场前景后,开始主动和海普瑞接触。 当时,也有国内外的其它多家资本找上门来,李锂回顾,“那时候,钱不是最重要的。我们是一家产品国际化的公司,高盛能提供全球视野和治理思路。比如南美市场是不是需要?他们会提建议。也会提怎么梳理让公司更有效率。” 李选择高盛,显然也尝到了甜头。在百特事件中,美国有人呼吁严惩中国肝素钠行业,不再从中国市场进口。海普瑞此时也曾受到质疑。高盛美国总部的首席生物分析师罗伯特。金( King)给李锂的建议是,肝素钠不会消失、也没有替代品,只要产品质量没有问题,美国的市场反而是个机会。此后,海普瑞停下了欧洲的供给,以保证美国的供给。“为什么停下欧洲的供给,是怕腹背受敌,怕保证不了质量。所以我们把美国的产品调整好了,才恢复欧洲产品。”李锂说,“在这种重大的、需要信心的事情上,高盛是绝对有远见的。” 海普瑞上市当日,市值最高达752亿元,超过2009年销售额为600亿的地产龙头公司万科的市值。在资本市场的放大效应下,这个科研创业的故事,变成带有离奇色彩的神话。 李锂并不太明白148元的发行价到底意味着什么。“我不是太懂这些东西,以后也不准备弄懂。我们会有专门的团队打理这些。我能做的就是把专业做好,把公司的技术做好。”李锂说。海普瑞的市盈率为72.3倍,高于医药行业平均市盈率。在招股过程中,有的机构投资者甚至报出了250元的高价。 “只要现在的发行制度没有改变,还会有下一个海普瑞。”深圳圆融投资顾问公司董事长冉兰说。由于上市资源的稀缺性,以及资本对成长性的追逐,今年以来创业板和中小板上市公司50-60倍的市盈率不足为奇,超募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即使是像海普瑞这样有技术壁垒的公司,50-60倍的市盈率,也是丧失了安全边界,透支了未来的成长性。”冉兰说。7月2日,海普瑞股价收报109元,已经较148元的发行价下跌了26%. 实际上,海普瑞本来是一家结构相对简单的公司—拥有核心技术,三个家族成员控制着公司,几个国际大客户等等。但当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高盛成为海普瑞的股东之后,海普瑞的故事就更有噱头。 海普瑞上市,高盛也再次扮演了“猎食者”角色—它入场最晚,收获却最多。2007年9月3日,高盛子公司GS Pharma入股海普瑞,以3688万元人民币购买公司股份1125万股,按148元的发行价,高盛三年盈利约218倍。此外,招股说明书中高盛承诺上市之后的股票锁定期只有一年,而通常情况下是三年。 不过两年前,高盛成功包装了西部矿业上市,但当它大赚一笔扬长而去之后,留给股民的西部矿业只是一个充满欺骗的烂摊子。海普瑞会是下一个西部矿业吗?这样的质疑也很多。对于高盛的锁定期只有一年,李锂的解释是,是因为“中小板迟迟不开,使得海普瑞上市时,高盛的锁定时间只剩下一年”。(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