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带来的华丽变身 行业整合后,框架拥有的电梯内广告牌从1.9万块增加到8万块,销售和议价能力也迅速提升,2005年7月的销售利润率已经达到40%,远高于整合前15%的行业平均水平。至此,整合的效果初步显现,谭智也开始向着他第二个目标——带领公司上市迈进。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新的变化。 2005年7月13日,谭智突然接到了分众董事长江南春的越洋电话。此时的江南春人在纽约,他的分众传媒即将登陆纳斯达克。他在电话中第一次明确向谭智表达了收购框架的意图。 此时的框架在电梯平面广告市场上已经是当之无愧的老大。但是放眼整个楼宇电梯广告市场,前面却横亘着分众和聚众两座大山。江南春的表态无疑为框架的未来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事实上,当时摆在框架面前有3条路:第一,按原计划IPO上市;第二,与分众合并;第三,与聚众合并(在江南春提出收购意向后不久,聚众也向框架提出了收购请求)。 框架最终选择了与分众的整合。谭智认为,如果框架独立上市,将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电梯广告市场所面临的仍旧是一片竞争激烈的红海,而最终的结局也将是大家陷入价格战中难以自拔。这与框架早前对行业进行整合的理念相悖。 “我收购别人的时候是‘整合’,卖给分众也是一种‘整合’。轮到自己了,为什么自己找麻烦,非得立起大旗跟人家对打呢?”谭智说。 收购完成后,框架2005年营业额一跃升至1.8亿元,大大超过整合前的4000万元。随后的2006年达到3.6亿元,2007年超过7亿元,营业额连续3年翻番。 框架与分众的整合彻底改变了整个行业的格局。2006年1月,就在框架被收购3个月后,分众再次宣布以3.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聚众传媒。楼宇电梯广告市场从此进入了大一统的时代,整个行业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从2006年起到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8年,短短3年内,分众在电梯广告业务上的营收(包括商务楼宇和公寓电梯广告业务)从1.7亿美元大幅增长到4.4亿美元;分众商务楼宇的液晶屏数量由71230块增加到128033块,公寓电梯框架数也从74353块大幅增至290169块。除此之外,分众还在2007年推出了数字框架液晶屏——“框架2.0”,提升了公司的服务质量。截至今年3月底,该数字框架安装数量已达35599个。 框架、分众与聚众的“合”,绝不仅仅是企业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那么简单,“合”为贵的意义在于实现了整个行业价值的提升。 在瞬息万变的商场上,框架的成功未必可以复制,1+1>2的哲学也绝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但框架故事的价值在于为那些正在商场搏杀的人们带来了一个新的视角:头破血流的PK不应该成为唯一的选择,对于一个行业整体来讲,合作有时比竞争更为重要。 正如江南春后来在谈起框架模式对自己的影响时所说:“竞争对手往往因为彼此敌视而蒙蔽了双眼,看不到对方的优点与长处,也看不到对方的价值。不要被竞争的敌对情绪所感染,要学会欣赏你的对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