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以前,没有合作者这个项目可能就被搁置下来,但现在不一样,他们有钱了。 2001年华谊与哥伦比亚合作的贺岁片《大腕》大获成功,制作费330万美元,国内票房4300万,这让王氏兄弟投资加冯小刚导演的模式显示了威力。华谊负责了剧本,出了签约导演,但最终票房他们只能拿到30%分成,因为另70%的投资来自索尼影视娱乐公司旗下的电影公司哥伦比亚。后者于1995年在中国成立了代表处,也是好莱坞的大电影公司中最早拓展中国业务的。 从《大腕》开始,两家公司开始了一直持续到2004年的6部电影的合作。合作不仅限于层面,而是渗透到项目、资金、发行、宣传甚至是管理方法的方方面面。资本充足,可以保证有电影可拍,但对于王忠磊来说,这还是学习人家如何操作的机会,这段经历被王忠磊认为是华谊兄弟公司的一大转折点。 当时,他们已经与冯小刚一起做了3年电影,他们学会了把握商业电影的正规操作流程。但把握也仅仅在于项目流程而已。而在立项判断上,王忠军靠的甚至经常是一咬牙一跺脚。他让王忠磊计算一下,如果亏了,是多少钱。王忠磊告诉他一个数字,他看了看,说,“干了吧”。这被后来任华谊公司电影总监制的陈国富形容为一种杀身成仁的勇气—杀身成仁显然算不上科学决策。 王忠磊对自己大哥的勇气也有一个描述:“大家往往从表面上去看王忠军,觉得他冷酷严肃,实际上,让大家想说‘别着急,坐下说!’的那些话,都是他说的。” 和任何行业一样,有一些先知先觉的人率先进入,其他人尚无勇气或兴趣。而王氏兄弟因为热爱,成为了商业电影的先入者。王忠磊一直说他们兄弟二人是有电影梦的。他说自己曾经是一个电影膜拜者,现在能创出这样一个事业是梦想的大实现。 兄弟俩有自己的公司,但在公众看来,他们手里只是有几个产品。每一次电影投资都像搞项目,投入了,做成了,赚到了,一单一单往下走,成功了就换房换车—亏了的话?王忠军说:“亏了就亏了!” 即便王忠磊对冯小刚有着不容置疑的信赖(他说,“冯小刚的每一部电影都是成功的”),但他仍然觉得自己完全不清楚未来的道路,公司的创造力和动力是否会一直持续?他所能够绝对仰仗的东西是什么?一片茫然。 直到2006年,陈国富来了,成了华谊的第二个转折点。陈国富是台湾著名的影评人和导演,拍摄过《我的美丽与哀愁》、《双瞳》等影片。一件事到这时终于明晰:原来,他们兄弟其实是有判断力的,他们只是需要从一个大师级的人物与他们有着共同的想法这件事上,来确证这个。 “自信就是你一直在做对的事,我一直去做,但终于知道,哦,原来真的就是应该这样做的。”王忠磊说自己其实不知道在拒绝了对方提出的种种条件之后,陈国富为什么还选择留下—陈国富告诉《第一财经周刊》,自己当时是这样想的:“我们在项目上沟通得来,不会是各想各的,大家基本的理念一致,就是要拍出好的东西来,好的东西就会卖出好的价钱。有些投资人相信什么‘溢价投资’,什么‘运作’,你知道吧,都是其他类型的项目的资本运作的一些方式。他们不是这样的。” 而且,他欣赏王氏兄弟的求知欲和真诚。王忠军敢向他提出一些会被他看来很初级的问题:“国外的经纪公司的部门设置是怎样的啊?”“这些部门怎么区分啊?”为这种极度信任,陈忍受了一件意外的事:“来了后才发现根本不是他们之前说的工作量,唉,工作量要大很多。” 他的工作量包括:向王忠军传播关于成熟市场的知识;参与立项并监管每一个电影项目(《风声》便是他的一次成功的操盘);建立团队—陈国富发现内地找不到一个从业五年以上的人才,便从台湾带了一些人到华谊;将公司的组织架构重新梳理了一遍—这是最重要的。以前华谊甚至都没有部门。 现在王忠磊已经能够对“如何判断一部电影的投资、回报与风险”这个话题系统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比如他说:“判断市场的方法,每个公司,哪怕是第一次拍电影的公司,方法一定都是一样的,但从这三项:保证质量,保证预算,跟对市场的真正了解,才让你的公式和推演成功比较高。比如说3亿才会赚回钱,很多人热血沸腾说没问题,这还弄不了3亿,就通过了。但不是这么简单。” 1994年的时候,王忠军从美国回来加盟了“华谊广告公司”,之后私有化改制而成了自己的公司,加上了“兄弟”两字。但直到这个时候,作为一家公司的“华谊兄弟”才终于一点点清晰起来了。 这兄弟俩最先发现的是市场空白—即使是中影等国营大公司当时在制作商业电影方面也并不强大,国产电影票房已经跌至谷底—1998年的时候,市场上还没有什么“国家队”。王忠磊说,那时候中影(北影厂)还是华谊最好的合作老大哥,当时全国电影市场一年不过六七亿规模,中影负责人韩三平还在为发工资担忧。华谊最早的几部影片都是跟中影合作的,双方开始在市场上角力要等到后来“韩总创造了大片时代,当然也正好是国家产业化商业化进程给了帽子,启动了中影这种庞大机构,它们力量就很强大,掌握了很多国有资源和创作资源。” 那一年,民营小公司华谊进入了影视剧制作(电视剧《罪证》、《永恒恋人》等),并且做得不错;之后抓住了冯小刚,产品有了保证;然后又有了陈国富,管理有了保证。不过还没有万事俱备—缺钱。 接受哥伦比亚的投资可不是为了跟它学习,而是看中了它的资金量。2004年,《功夫》这两家合作的最后一部电影做完之后,王忠军这样对媒体说:“《功夫》我们确实 投不动那么多钱,也没有那么强的抗风险能力。” 和哥伦比亚公司结束合作后,因为再次面临资金缺乏的状况,华谊兄弟引入了TOM公司500万美元的27%的股份,直到2006年,相关政策的更改使得外资公司TOM在华谊的身份陡然变得模糊不清。双方分了手。当时的接盘者就是马云和他后来找到的江南春等人。 电影行业总需要一大笔钱来做流动资金,可惜,作为一家民营公司,华谊基本不可能从银行贷到款。(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