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天红公司向外省市渗透,开始是选择在大卖场内,但并不被商场看好,安排的位置都是一些不起眼的旮旯角。但后来他们发现,连天红的货品很受欢迎,大卖场提供1000平方米的面积,货品陈列却往往只占到200至300平方米,原来很多产品在刚下线时就被顾客买走了,公司一时来不及供货,造成暂时“短路”。如今,连天红的直营店大多进驻在各大型城市的红星美凯龙、喜盈门、居然之家等大型家居卖场中。 记者在坝下村实地调查后发现,这里已经形成古典家具一条街,大小门店有上百家之多,大的占据四个楼面,门脸开阔,广告做得也相当醒目,店堂内的布置也相当气派,若说皇家气派也不缺。但无论哪家店,都还保持着讨价还价的传统习惯。有些商店还保持着前店后工场的格局,记者走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红木家具加工的整个过程,说实话,纯手工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使用的机械设备也算不上先进,反正就是砂轮、钻头等,最后几道工序无一例外靠手工精雕一下。加工设备、工作环境、质量管理等方面与连天红有天壤之别。 在一间比较简陋的作坊里,一位坚持纯手工雕刻的木匠对记者说:“手工雕刻的红木家具带着工匠的情感,是有灵魂的,具备不可复制性、唯一性,才称得上艺术品,而机器雕出来的家具,只能称之为商品。” 这家作坊的老板也对记者表示:“古典家具制作工艺历来是靠老手艺人手把手教徒弟的方式传承下来的,谁拥有业内承认的高手,谁就真正能占据古典红木家具市场龙头的地位。我看现在势头啊,机雕生产终将取代手工雕刻,不过以后,谁店里留着一两件纯手工的红木家具,就将成为真正的奢侈品。我店里有几件,打死也不卖,那是镇店之宝!” 还有一家规模较大的家具店老板分析:“我们也用了一些机器设备,但流水线不敢上,上马机雕生产线成本较高,要批量生产才划算,三五件上机雕就会亏钱。连天红全国有一百多家门店,所以他们敢。” 但据记者观察,坝下村的产品有两点不足是免不了的,一,式样以传统为主,照着书复制。二,基本上漆。 而记者在连天红看到,他们的产品是不上漆的,只上一种从英国进口的环保蜡,然后抛光生亮。据连天红总工程师张工称,上漆会破坏原材的固有纹理与光泽,故宫的硬木典藏家具都不上漆,仅靠打蜡加上长期与自然空气接触润泽后生产包浆。现在市场上的红木家具得看仔细了,不少企业会将其他原材的部件掺在整件红木家具中,增色剂加油漆那么一刷,消费者肉眼很难看出来。 连天红在短短3年里,搅得红木家具市场一片惊叫,也引起了诸多媒体的关注,消费者对连天红的做法基本上是认同的,也有等着看他们如何收场的。其实在2007年,重庆力帆集团董事长尹明善就向市场抛出一个怪招:汽车论斤卖,比如,125CC排量的摩托车28元/公斤,3000元就可以骑回家了。更便宜的是捷达、桑塔纳等家用轿车,大约在100元/公斤。那么我们不妨期待连天红也能成为汽车行业里面的尹明善,我们相信,类似在营销模式上的良性竞争,最直接受益者就一定是消费者。 上海人的红木家具情结 从红木家具的消费与收藏上可以得知,上海这个城市是兼容并包的,相当开放。 上海人为什么对红木家具情有独钟 红木家具与老上海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直到上世纪50年代,无论在石库门弄堂、新式里弄,还是在公寓大楼、花园洋房内,还都可以随意见到老红木家具的踪影。家中置一堂红木家具,是小康生活的标志,也是上海人对家具的审美载体,更因为红木家具坚固耐用,可以传诸后代,那么就承载了瓜瓞绵绵的美好用意。 老上海人对红木家具的青睐,既包含着对海派艺术的审美过程,还是一种炫耀性消费。红木家具以雕工细洁的苏作为主,还有雕工繁琐的京作、用料结实的广作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进入所谓的黄金岁月,消费旺盛,红木家具需求量很大,上海人比较喜爱的红木家具是明清古家具与海派西式家具两种。明式讲究线条简练流畅,清式注重纹饰精美雕琢,海派的式样中甚至有来自欧美的装饰派风格的。红木作商家将红木家具设计成不同类型,以适应不同阶层顾客的消费需求,其中又分传统、西式及亦中亦西的海派三种风格,在红木家具上也可得知,上海这个城市是兼容并包的,相当开放。 红木家具在中国的出现,不会早于明代,红木不是中国的本土原材,它来自海外,基本上是东南亚一带。因为海外贸易的兴盛,海船出海后将对方所需货物在港口卸下后,返航时需要压舱物,以保证船体的吃水,那么当地的大株红木原材质量厚重便是最好的压舱材料了。于是随船大量运回中国内地,被匠作师傅看中,制成上等家具。 如果我们将时间界定在100年前,就可以看到,当时做红木家具的高档老红木料大多是产自印度、泰国的酸枝木,现在做红木家具的大红酸枝木产自缅甸、越南、印尼等东南亚地区,售价7万到8万元一吨,大料10多万元一吨。 上世纪20年代末,全上海红木家具店铺有100家左右。虹口区一带是旧上海红木作集中的地方。据虹口区地方志记载,上世纪30年代有大小40多家红木作在此经营,顾客可以买现货,也可以拿着画报上的照片定做。老上海的张万利木器、乔源泰、水明昌等名牌是市货,其余的小作坊则是行货。老上海的西式红木家具如银器柜、玻璃橱,书橱等,有些脚是老虎腿看上去是中式的,其实纹饰是中西合璧的时尚之作。旧时红木制作与设计,分市货与行货二种。 上世纪90年代,虹桥路、吴中路一带成为古典家具集散中心,上海小小艺术家具有限公司就是在这时成立并做大做强的。总经理沈剑明是声名远扬的红木家具专家,据他说,因为原材价格的上涨,今天即使在东南亚诸国,红木也与黄金一样珍贵了,有些树种已经被立法禁止出口。他认为,老上海小康之家使用整套高档红木家具,普通人家用的是车木脚的红木家具。“文革”前,红木的概念只有老红木与香红木两种。上海信托贸易公司内部有个牌价,规定同样款式、规格红木家具,假如红木100元,老花梨木九折,香红木七折。 上海有位叫水亦明的红木行当老板,浙江鄞县人,早年在四川路(现名四川中路)香港路口开设明昌木器店。后来此人靠做麻将牌盒赚了钱,1926年,以2万银元租得四川路540号英商怡和洋行的4层楼房,创建水明昌木器公司,他做的摩登红木家具采用国产优质漆,进行“三揩三磨”,每揩磨一次,都要在湿房存放一周以上,然后再进行下一次揩磨。因此,每套家具的涂漆工艺周期要花上两三个月。因此,水明昌的家具往往以黄金计价。其主顾大都是当时的社会名流、富商巨贾、军政显要和外国使领馆官员等。抗战时,水明昌损失惨重,闸北一带工场和库存红木、柚木等材料全被付之一炬,水亦明本人在虹口的房产也被炸毁。(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