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在美国,有一个新薯条品牌受到了其他品牌的联合围剿,这家企业没有采用常规的加大广告投入力度、降低价格等常规的应对手段,而是出奇招,让促销员穿上特制的薯条形状的服装道具,在街边进行宣传,形式新颖有趣,成本不足电视广告的1/20,效果却远胜常规提升销量的电视广告,该薯条品牌最终以低成本代价成功地突出重围。 以上案例都是不按照常理出牌、打破固有思维、出奇制胜的典范。但是,在出奇谋的时候,也不可走入为了标新立异而脱离实际的噱头式行为。现在很多企业都出奇招,但是,收效都不理想,甚至带来负面效果。因此,无论是经营创新还是对抗竞争对手,都要时刻把消费者作为采取行动的第一参考要素,毕竟成功的衡量标准是以俘获消费者数量来判定的。同时要全局性考虑——是否符合企业自身情况、消费者的可能反应与竞争对手可能采用的应对措施等。只有建立在以客户为导向基础之上的奇谋才有价值,才可能在市场中出奇制胜。 集中:聚焦关键点 德军在西线战场获得胜利后,矛头指向了横跨亚欧的雄狮——前苏联。当时的前苏联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国家,军事实力也是最强的,想要“蛇吞象”,单靠速度与奇袭是不够的,必须还要有闪击战的第三个要素——集中,即在一个特定时间内,在一个战场中拥有绝对优势。 为了进攻前苏联,希特勒调动了德国所有可以征调的军队,在前苏联麻痹大意的时候,以闪电的速度奇袭前苏联。不到一个月,就占领了前苏联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5个月内打到了距莫斯科市区10公里处。但希特勒在前苏联战场犯了两个闪击战最忌讳的错误:一个是拖长了时间;第二就是到了战争的中后期,兵力过于分散。这样德国军队的相对优势就丧失了,而前苏联在遭到初期的打击后,军队迅速扩编到1000万人,夺回了战场的优势。 拿破仑说过:“对于相对弱小的军队来说,战略的精髓在于在一个关键点上集中比敌军更为强大的力量。”集中力量于一个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产生相对性优势的策略,能使在绝对数量上处于劣势的军队取得局部上的相对优势。但这样的战略战术毕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双方实力的对比关系,只能在特定的,相对短的时间内与关键点上采取此种战略。因此,时间点与集中点的选择,时间周期与战场范围的选择就尤为重要。 这样的集中策略在今天的商业竞争中也同样适用,尤其是缺乏资源的中小企业,面对强敌,可以把资源集中起来,以取得战局中一个或几个关键点上的相对性优势,而后由关键点的成功带动全局的成功。但是,同军事领域一样,企业在集中资源时,必然也削弱了其他环节的资源与力量,此时可能出现资金链、产品质量、管理等各种风险,因此,必须进行科学的调度与安排。 在集中资源时,首先调用的是闲置资源,其次调用的是非关键性资源,最后是具有一定风险的关键性资源。所谓关键性资源就是企业经营时必须依靠与使用的资源,抽调这样的资源具有很高的经营风险,因此,要设置风险防范措施,并采取一些技巧性手段,比如通过时间差来回避风险。但尽可能不要动用此类资源,德国就是穷尽所有资源在苏联战场上,一旦失败,全局随之土崩瓦解。 资源的集中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意味着一种定位,比如,沃尔沃汽车,有比拟奔驰的豪华,有不逊宝马的舒适,但是沃尔沃选择了一个空白点——安全,并将资源集中于此,大量的研发投入,大量的营销投入,都围绕安全性来做文章,结果在强手如林的车市占得一席之地。如果其宣讲豪华、舒适、速度、价格等所有优势,沃尔沃不可能成为安全的代名词,我们也不会记得还有一款叫沃尔沃的汽车。 过去的几年,速度为王、快鱼吃慢鱼等管理营销理论层出不穷,出奇制胜的营销观点也不少,对于集中聚焦的战略、战术更是被得到广泛倡导与应用,但在市场实际应用中往往不如人意。不是创造不出领先的速度就是有了速度却并没有转化为价值。出奇制胜成了噱头炒作,华而不实。集中聚焦却可能赢了局部却输掉了全局。 原因何在?很多操作不理想的企业只是把对速度、出奇、集中的追求落实到了某一个点上,或者没有形成组合策略,这样极容易受其他环节影响而失败,或成功了局部却失败了整体。想使其产生作用和持续性,就要从战略的高度来思考与部署,这样才具有实用性并容易获得成功。速度、奇袭、集中,这三点的结合,产生出来的力量才是最强大的,而非单独使用或简单叠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