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时代来临
世博会从来都是人类炫耀聪明才智和比拼如何征服世界的最佳平台,从1851年伦敦世博会上展示的煤矿采掘流程,到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上展出的鲸标本,到1909年西雅图世博会上那根可以坐下53个儿童的阿拉斯加大木,再到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上演示的石油开采和提炼工艺,甚至是1901年布法罗世博会开幕时美国总统麦金莱收到的“请柬”——一张完整的美洲豹皮……人类争先恐后地在世博会上摆出一副“征服者”的姿态,展示自己领先的工业技术和先进的生产工具。 但长期以来,工业文明对地球的破坏从未被提及,人类继续享受着快速聚敛财富所获得的快感,直到环保圣女卡森在1962出版了《寂寞的春天》,控诉当时被当作灭蚊王牌的DDT进入食物链,是导致一些食肉和食鱼的鸟接近灭绝的主要原因,同时损害人类的代谢和生育功能并诱发癌症。于是在1974年的美国斯波坎世博会上,环境保护第一次成为世博会的主题。 从此以后,环保一直是每一届世博会的重要议题。2005年爱知世博会把主题确定为“自然的睿智”,这届世博会最轰动的展品,是来自俄罗斯萨哈共和国的猛犸象尤卡吉尔的遗骸。这个“冰原巨兽”生活在18000年前,由于西伯利亚永久冻土带消融而得以重见天日。 而在本届世博会上,环保已经不再停留于政府和组织的口号层面,更多的国家、组织和企业已经从自己的实际行动开始。低碳的生产和运输过程、太阳能一体化建筑、科学的垃圾处理和回收技术、能够互相“沟通”的电力网络……这都将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 一 照明节能 在照明科技发展史上,世博会总是担当着普及者的角色。1867年法国巴黎世博会的电灯塔、1873年维也纳世博会的煤气灯,1878年巴黎世博会展出了爱迪生发明的用钨丝制作的白炽电灯、1939年在纽约和洛杉矶举行的世博会上,展示了第一个实用荧光灯。而2010年上海世博会则是LED(发光二极管)的天下。 说得通俗一些,LED照明是一种半导体固体发光器件。与传统的白炽灯、荧光灯相比,LED照明技术具有亮度高、使用寿命长、节能、绿色环保等显著优势。据测算,LED照明的耗电量通常只有普通照明的1/10。自1962年半导体发光技术起源至今,同样的耗电量,LED灯具发光总量是白炽灯的15倍,是荧光灯的2倍。更为有意义的是,LED照明成功解决了汞污染的问题。在上海世博园里,半导体照明的大规模应用成为“低碳世博”的又一重要诠释。据报道,园区内使用了10.3亿颗LED芯片,80%以上的夜景照明灯采用LED灯,不减少亮度的基础上可以节省90%的能源。 调查机构Freedonia数据显示,中国节能照明份额将从2009年的35.9%,逐步提升到2014年的50.8%。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而目前在LED方面表现突出的主要是飞利浦和西门子。本届世博会,飞利浦照明为世博中心提供了全套照明解决方案。世博中心采用了飞利浦LED CREE光源,世博中心中使用的2500套定制化的飞利浦高亮度LED条形灯具。而西门子的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也几乎遍布了世博园区的各个角落。据了解,西门子的LED照明系统被应用于世博园区的40多个项目,相关合同的总价值超过10亿欧元。其中,占地面积达16万平方米的中国馆是西门子在世博园区内最大的项目之一。此外,世博园区中国馆等5个永久性建筑都采用了西门子最新的楼宇技术,与普通建筑物相比,能够节能25%。 二 产业减排 从来,我们都在讨论人类生活方式应该如何低碳,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应该如何低碳,但实际上,在中国,70%的碳排放来自产业经济部门,居民碳排放仅占30%。这也就是要求企业需要在自己的原材料采购、生产、运输、营销等各方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伊利就是这样一家企业,而其董事长潘刚则起到了关键作用。 绿色创造历史,历史记住英雄。6月12日,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与百度公司李彦宏等人荣膺“改变中国的商业力量”企业领袖殊荣。主办方的颁奖词大意为,潘刚作为中国绿色产业经济的代表,正助推一个行业向绿色经济发展,在世界眼中展示了一个日趋完美的“绿色领袖”形象。 值得玩味的是,无论是在达沃斯论坛、全球B4E峰会还是世博现场,潘刚的演讲总是和“绿”结缘,从“绿色”到“绿色产业链”……曾有媒体笑称,潘刚讲话离不开“绿色”,俨然中国企业“绿色发展”的布道者。 “归根到底,要实现在生产与生态之间的良性循环机制,就要形成一套完整的绿色产业链”,潘刚认为,如果说整个伊利集团会为某一种战略开“绿”灯的话,唯有“绿色产业链”,因为它代表着中国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一条路径和昭示的减排希望。 伊利的“绿色产业链”是一种绿色生产与发展模式,是对于中国乳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探索与实践。其大意在于,在绿色产业链条统领下,生产绿色产品,引导绿色消费,创造绿色生活方式,从而实现人类的绿色发展之路。 潘刚的上中下游“绿色产业链”战略图清晰可辨。 上游,为绿色奶源而战。据悉,伊利将在未来五年内,在原有基础上增设800个不同规模的牧场,确保奶源100%的可控,并掌握锡林郭勒、呼伦贝尔等黄金奶源基地。同时,推进自建牧场、合作牧场、家庭牧场、奶联社等不同奶源基地建设,通过规模化养殖实现养殖环节低碳化发展。 中游,实现了产品的绿色生产、包装及物流。记者走访发现,伊利金川工业园成为伊利绿色工厂的一个缩影:白天车间清一色的自然采光;污水处理每年为下游农田提供300多万吨灌溉水、4000多吨优质肥料;自行开发的沼气供热,每年节约标准煤4000多吨……据潘刚称,“整个伊利,类似工厂将有130多个”。 与此同时,伊利集团将“科研创新”摆在了企业发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位置。一方面,伊利集团通过培养、引进科技人才,引进和执行最新国内国际标准,创建高水平技术中心和实验室等途径,不断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企业自主研发、自主创新的实力;另一方面,伊利集团也通过“绿色科研”,针对消费者展开深入研究,更好地掌握市场动向,了解消费者需求,并将之作为企业科研创新的基础与方向。(责任编辑:admin) |